各地康氏族人:
千家百姓,你知道自己為何會姓康?茫茫史海,你的歷代先祖都是誰?華夏滄桑,先祖歷史上經歷過哪些磨難和榮耀?方圓大地,你的根在何處,先祖為何輾轉定居于此?你的輩分是多少,孰長孰幼?這些問題都要靠本姓族譜解讀。
康氏家族繁衍興旺已由3000多年歷史,現已分布在全國各地,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0.28%,列當代百家大姓第75位。
云貴川三省族人,士吉祖人譜序載系山東濟南府白馬街柳樹巷遷入南京應天府,明朝隨軍平南進入貴州威寧,后留鎮(zhèn)威寧創(chuàng)業(yè)于城南康家海子(今小海鎮(zhèn)),因歷經較長歷史時期,譜書被毀、祖籍不明,入黔始祖也不詳,只知懷遠將軍墓碑在今威寧縣小海鎮(zhèn)前營龍塆,文革期間被損毀,雖經三省七縣族人在1989年修繕,但難以恢復原貌,現難以考證核實。先祖益鳳公五子,即:莊、寅、英、元、俊,在1737年(清雍正八年)自貴州威寧縣城南康家海子遷云南魯甸縣康家院子開基落業(yè);孟夏公支系(遷時無考)居巧家小河安幫、其后裔現相對集居小河、紅山一帶。
自乾隆五十三年士吉祖人撰寫族譜225年以來,康氏族譜未再進行整體修編,現存族譜只有1962年、1963年手抄本、鉛印本和1989年的翻印本,都是單支記載的,且老譜書面目全非,內容不盡詳實。為此,決定續(xù)修族譜,明宗支、聚同姓,理清世系、集散為整,經三省十一縣康氏族譜籌備會討論決定,向族內外倡議如下:
一、康氏子孫要深刻領會續(xù)修族譜是追本溯源,弘揚先祖?zhèn)I(yè),延續(xù)家族歷史,發(fā)揚民族精神的這一重大意義和必要性,要廣泛宣傳、積極參與、樂于奉獻,組織力量修撰好本支系分譜,為總會撰修統(tǒng)譜奠定基礎;
二、族譜續(xù)修登記人員上門登記時,要熱情接待、積極配合,主動把遷住外地或異地工作的族人登記入冊,努力做到不漏支系、不漏戶數、不漏人員;
三、因族人分散而居,支系脈絡較多,誠請熱心于續(xù)修族譜,并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賢能之士積極參與到修譜工作中;留存有古譜或可口頭敘述始祖入黔、入滇前后有關資料的,敬請不吝提供,實現資源共享,待族譜續(xù)修完畢后定當歸還給提供者;
四、續(xù)修族譜任務艱巨、耗費巨大,希望各位族人慷慨解囊、捐資贊助,數額不限。族中社會賢達、各界公職人員應以身垂范,帶頭奉獻,積極捐資;殷實富裕家庭、企業(yè)老板、個體經營戶應知恩圖報,效仿先賢,大孝舉義,重金贊助。凡捐款者一律載入譜冊,未捐款又需要族譜的,需出工本費。
本支系統(tǒng)一使用的字譜老譜48個:學承有益人(亻)文,士嘉如金(釒)道德;遠紹山東世守,永言云南祖烈。心(忄)同天上化陽(日),品若庭中玉樹;大宗維水一(廣)原,丕基木本萬度。新譜48個,在此不再敘述。
聯系人:康遠富, 聯系電話:13578009148 QQ:2357187517
康氏云南省魯甸縣籌備會
201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