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已在香港注冊登記,成為一個聯(lián)系面更廣,研究領域更寬的群團組織。這也是全國乃至全球康氏十分期盼的一件大事。為了把正式成立大會開好,現(xiàn)提出以下籌備方案。 一 研究會辦公地點 因河南南陽是康氏文化的挑頭者和組織者,且有國內(nèi)民政部門批準的合法手續(xù),可掛兩塊牌子(即南陽市康氏文化研究會和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共同引領族人開展康氏文化研究活動。還因原來的辦事機構(gòu)及設施一應齊全,故研究會的總部仍設在南陽,負責組織管理各地的分會工作。 二 研究會的宗旨和目的意義 盡管因為工作需要,研究會更名為中華康氏研究會,但本會仍然堅持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遵守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遵守香港特區(qū)政府的有關(guān)規(guī)定,不搞宗派活動,不謀取任何私利,不從事經(jīng)濟貿(mào)易,一切從安定團結(jié)的大局出發(fā),圍繞文化研究這個主旨,追根溯源,聯(lián)譜聯(lián)誼,打造康氏文化產(chǎn)業(yè),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三 研究會領導的產(chǎn)生辦法 研究會將在國內(nèi)外聘請3~5名專家、教授、有名望的人士擔任顧問。 設會長1名,由法人代表康獻堂擔任。 副會長的設置,一是從便于工作的角度出發(fā),南陽總會的副會長仍然保留。二是在其它省市,凡縣級分會成立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可推薦一名在當?shù)赜姓斡绊憽⒂薪?jīng)濟實力、有文化素養(yǎng)、品行端正、熱愛康氏文化的族人,擔任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的副會長,由南陽總會提為候選人,在成立大會上通過。 秘書長由原副會長康新學擔任,報大會通過。 副秘書長及其下屬的辦事機構(gòu)負責人由秘書長提名,會長會議批準。 本會擬成立綜合事務部、譜牒研究部、宗親聯(lián)誼部、編輯發(fā)行部、康氏文化苑籌建部五個辦事機構(gòu),負責研究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 成立省、市級分會 為便于對各地族人的管理協(xié)作,提高族親的凝聚力,決定在各地成立省及市級總會。 ?。ㄊ校┘壙倳?,設會長1人,副會長3人,個別縣級分會多的?。ㄊ校?,最多可設正副會長9人。 港澳臺及國外分會參照省級分會的辦法執(zhí)行。 市(地)級分會一般設會長、副會長3~5人。 縣級分會的要求不變。 五 常務理事和理事的組成 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的班子成員、辦事機構(gòu)負責人、省級總會的正副會長、市級分會的會長為本會的常務理事??h級分會,康氏族人超過五千人的可增設一名常務理事。 縣級分會的會長為本會理事。 原南陽康氏文化研究會的常務理事、理事維持不變,待換屆選舉時再予調(diào)整。 六 領導成員的推薦辦法 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會長由康獻堂擔任,副會長由本省3~5個分會推薦,總會審查,報大會通過。 分會單位未超過三分之一的省份,如有特殊身份和名望的人,經(jīng)總會征求各方意見后,也可定為副會長。 分會較少的省份,可指定3~5名族人主持籌備工作,籌委會成員可為常務理事。 七 時間要求 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為各省推薦人選階段。 2011年3月份為考察確定人選階段。 2011年4月份正式召開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