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康氏文化研究會廣東聯(lián)誼會側記
“見到親人真高興!”這是康仁祥先生見到我們的頭一句,既親切又樸實的心里話。 康仁祥,他來自江西省永新縣禾川鎮(zhèn)發(fā)關康家村。我與他素昧平生,但我卻多次替族長康青龍先生為他寄去的信封上寫過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真的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就在九月十二日清晨,我和族長住在深圳市交通大廈2404房間里,剛洗漱完畢。突然,康氏文化研究會深圳分會長康有仁先生為我?guī)砹艘晃?ldquo;不速之客”——他,64歲,瘦小的個頭,但從他一進門就用那連珠炮式向我表示親切而熱烈的自我介紹的腔調中,便讓我深知他是個執(zhí)著的硬漢子。 他性格豪放直爽,剛放下行裝,便從兜兜里掏出一張寫著“康仁祥先生收”的舊信封,走到我的面前問:“這是不是你寫的?”哦,確實我親手所寫。緊接著,他又拿出一捆用舊報紙裹得實實的包包。他迅速打開紙包,喲,映入我眼簾的卻是幾本已經被蛀蟲啃過的老族譜。我順手翻過幾頁,發(fā)現他們也是唐開元四年入閩始祖子元公的后裔。沒等我開口,康仁祥用手指著譜牒上的字搶著說:“你看,我們都是同一個入閩開基祖的后代子孫。我盼望了好多年,想見到我的親人,今天能在這里見到你們,我真的太高興啦!“接著,他又滔滔不絕地給我們介紹說,這些老族譜是他的爺爺的爺爺用生命保存下來的珍貴資料。他說,他家是個遠離縣城的究旮旯,比較落后,康氏族人不上三百人。尋找康氏族親是祖祖輩輩的夢想。他還為我們介紹了他老家的其他一些情況,與我們拉起家常。 他是前夜乘大巴車來深圳的,早晨剛到。由于他的心情十分激動,一說起話來,就忘了肚里的饑餓。當然,我們既要照顧他那激動的心情,又怕餓壞了他的身子。我們和有仁一起領著他,邊走邊談,邁進了餐廳。 康仁祥,他那尋根覓祖的精神難能可貴。我們深知,因多種緣故,他未能參加今年四月在南陽市召開的全國康氏文化研究會,是他很大的遺憾。因此,當他在康氏宗親網上得知,將在深圳舉行康氏宗親廣東聯(lián)誼活動的信息后,便主動,多次打電話與康有仁等宗親聯(lián)系,他說:“我一定要來參加、一定過來!”表現出參加“2009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的強烈意愿。 是康氏文化研究會和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這把金鑰匙打開了康仁祥尋覓先祖,聯(lián)系宗親的心靈。是康氏宗親網這個大平臺為康仁祥搭建起一座相互聯(lián)絡,相互溝通情感的橋梁。找到了他的根源!圓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夢想!。 我深信,在我們康姓人的共同努力,并肩前進的道路上,將會有成千上萬個康仁祥美美的圓上自己的尋親夢。 福建省永春縣康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康聯(lián)聰2009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