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樣組織發(fā)動捐款活動的?
由康獻堂會長倡導并率先認建的康氏文化苑,是經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全體會員表決一致通過的??凳献谟H都表示,要舉全族之力堅決把這一全天下康族人的千秋偉業(yè)——康氏文化苑工程建設好,以告慰三千年以來康姓人的先祖先烈!該項目總投資近6.7億元,需要普天下康氏宗親們能大義凜然,慷慨解囊,從多渠道各方面來籌集建設資金,我們陜西鎮(zhèn)柞康氏文化研究會也當仁不讓。我們經過三年的宣傳教育,層層動員,率先垂范,賢內支助,于2019、2020兩年向工程指揮部捐助資金四萬元,以盡我地康氏宗親的綿薄之力和崇祖敬宗之心。我們是怎樣組織發(fā)動捐款活動的呢? 一、思想動員,廣泛宣傳,把建設康氏文化苑的偉大意義傳送到千家萬戶,人人知曉。我們根據人員分散不集中的特點,全縣劃分為三個片區(qū),把2016年我從總會領回的“康氏文化苑”設計平面圖和可視圖片近百份以及捐款辦法、獻堂會長在大會上的講話復印30余份,由我與副會長兼秘書長康軍、副秘書長康東三人分工,分別送到鳳鎮(zhèn)、縣城及周邊地區(qū)各家各戶進行解說,開展宣傳動員活動,并在人員比較集中的村組、院落、將康氏文化苑平面圖、可視圖片張貼于廣告墻上。康家人可以觀看,外姓人也可以看,同時還能起到外姓人助推康家人的作用。許多外姓人觀看后還撬起大拇指對康姓人說,你們康家人偉大、了不起,竟然有人能牽起頭,帶領全國的康家人拿出幾個億的資金為祖宗立祠建苑,真了不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其功真是可敬可賀呀!康家人聽了這些外姓人褒揚之語,心里也樂滋滋的,感到這是一種莫大的榮光,并暗下決心,一定支持這項千秋大業(yè)的偉大工程。 二、結合實際,典型帶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是籌資的基本方法。自2016年開始至2019年的四年間,我們采取了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電話預約與登門服務相結合,捐款與扶貧幫困相結合的“三結合”辦法,收到了良好效果。康姓子弟(我的侄孫)康烽是失去雙親的弱智孤兒,家庭經濟本來就非常困難,2018年其長女又考上了西安大學。孩子上學更需要錢,這無疑是給他家經濟火上加油、雪上加霜,夫妻倆在家哭泣呼喊著“這該咋辦呀”!當我回到鳳鎮(zhèn)得知他家情況后告知他夫婦二人“天無絕人之路,辦法總比困難多!”后經我們多方協調,政府答應從扶貧助學中每年為其解決6000元學費;我與幾位康姓族人每年幫其3000元;又說服鎮(zhèn)政府幫他家解決一個公益崗位,每月能有1200元的收入。就這樣,全家生活及學生上學費用基本都有了著落,為他家解決了大難題。當康烽得知康氏文化苑需要捐款時找到我,表示也一定要捐獻愛心,我同意了。他捐的錢雖然不多,但他表達了自己尊祖敬宗的赤子之心啊!康烽捐款的消息通過網傳不徑而走,一時傳為佳話,并哄動了我們的小山村,家里窮得叮當響還能捐款?大家不免心存疑惑,比他家好過的康姓人家多的是。于是在康烽精神的感動之下,我們聯誼會2019年形成了捐款高峰。距鳳鎮(zhèn)60余公里以外的鎮(zhèn)安縣㞰峪鄉(xiāng)的康明友宗親翻山越嶺前來鳳鎮(zhèn)捐款(500元);家境貧窮在外打工的蔡御窯鎮(zhèn)上門女婿康魁華得知烽娃子捐款的消息后,他便騎上摩托車從打工工地大西溝鐵礦直下鳳鎮(zhèn)來捐款。遠在西安打工的康松、康榜進、康榜凱兄弟仨得知康烽也捐款后,電話預約將款項直接打到收款人的賬戶上。還有柞水高級職業(yè)中專校長康定國,在網上看康氏文化苑捐款辦法后,多次向我電話詢問項目捐款事,當我上門傳達會議精神送文件時,他便毫不猶豫地直接捐款1000元,以表示他的愛心行動。校長的舉動,為全縣在職、退休的教師們樹立了榜樣,帶了一個好頭!我們在年初散戶捐款的基礎上,于2019年11月9日在鳳鎮(zhèn)召開了鎮(zhèn)柞康氏宗親聯誼會,把為康氏文化苑捐款一事作為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僅本次會議一次就收到捐款9700元。 三、榜樣顯偉力,領導是關鍵。我是一名有近五十年黨齡的老黨員,在黨內我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標桿,向他看齊。在康氏大家族中我是以會長康獻堂為標桿,一切向會長看齊。獻堂會長與我一樣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他能傾其一生資金積累投到康氏文化研究和康氏文化苑項目上。且文化苑建成后的全部固定資產所有權還不屬于他個人,而是以法律形式將其歸屬于中華康氏全體族人所有(指捐有款的)。天下哪有這樣傻乎的人?他這是為了什么?他究竟想圖什么?我曾為此事與他聊過多次,現在看一顆懸著的心就快落地了,一座嶄新的康氏文化苑不久將會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屹立在我們的面前。 記得2018年陜西組討論會上我表態(tài)鎮(zhèn)柞研究會捐資三萬元,保證兩年內完成。話是這么說,但具體落實起來也挺困難的。我們鎮(zhèn)柞研究會的會員大多數都是農民和退休教師,干企業(yè)當老板的很少,有錢人也不多,國家公務員更是寥寥無幾。2019年5月我召集族人傳達會議精神,具體落實三萬元捐款任務時向大家介紹了獻堂會長上述的例子,讓大家會上討論怎么辦、怎么捐的問題??弟姼睍L兼秘書長首先發(fā)言并表示個人先捐1000元,然后再做其他人的工作。副秘書長康東也不示弱,當眾表示至少先捐1000元。隨即我也發(fā)了言表了態(tài),表示先捐一萬元,并承諾集體捐款最后總數三萬元不足部分由我兜底補夠三萬元,就是說潑出去的水如同嫁出的女兒一樣是收不回來的,我們捐三萬元的承諾堅決不能減少。就這樣領導帶頭作榜樣,當年底我們順利完成了既定捐款任務,2020年又有追加捐款的,累計捐款總數達至四萬元。 四、賢妻良母當內助,“全家捐”一舉成功。我自2010年參加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籌備成立及以后的各次聯誼會以來,每次的會議精神回來后都向妻子通報并作簡單介紹,時不時她還翻一翻我?guī)Щ氐馁Y料和會議文件。久而久之,康氏文化研究成果及康氏文化苑項目情況也慢慢地潛入到她的腦海之中。她認為康氏文化苑項目是康家人千秋萬代的大事,也是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她對我說,這件事我支持你,你是會長,更應帶頭把這件事辦好。你在位時為鎮(zhèn)安、柞水人民辦了那么多實事好事,我相信你一定能把自己家里的這件事辦成辦好。她還說不僅你捐,我也有份,進了康家門就是康家人,康家人的祖先也是我的祖先,不僅我們倆人捐,我還要動員全家孩子們捐,我們來個“全家捐”你看好不好?你要是資金困難我來幫補。就這樣,我們家子女們就又捐了7200余元。 當然,捐款這件事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敌諆炔坑性已蟪h的,也有搧陰風點鬼火的,還有個別公開跳出來阻止的,他們有的說什么“三千年前的老先人,誰見過,誰認識,純屬是騙人錢財的鬼把戲”!有的還說“現在國家在搞脫貧攻堅需要大批錢財,而你們卻動員大家捐錢為死人建祠修廟不合常理,實不應該”等等,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思想行動還是與大勢相統一并認可的。如八十歲的老嫂亡夫之妻倪承娥(康勇之母),在外打工的康曉斌之妻李偉云都說,我們不相信那些胡說八道,為康家老祖宗建祠修廟理所應當,千載難逢的好時代,確應珍惜不可錯失??!兩位一老一少的康家媳婦硬是借錢先捐款,以了卻她們對康家祖先的崇敬之心! 總之,在康氏文化苑捐建的幾年中,我們做了一點應做的工作,也付出了一點艱辛與努力。但與總會的要求比,與我們自己的目標與愿望相比,還有相當差距。于是我與老伴商議:在康氏文化苑尚未竣工建成之前,我們倆再用微薄的養(yǎng)老金每年再捐一萬元,直到文化苑竣工建成為止,以此表達我們兩位老人真誠的愛祖之心,再盡一份綿薄之力! 尊敬的全體康氏宗親老少爺兒們,康氏文化苑這座驚世的建設,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需要你加塊磚,需要我填塊瓦,我們不能再猶豫,我們不能再等待,“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蔭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一起努力吧,加油!加油!再加油! 2021年5月10日 (作者系陜西省柞水縣康氏文化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