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湖南省新化縣溫塘鎮(zhèn)東神仙嶺仙巖洞就因有神仙足跡而聞名遐邇。又因這里的得名與我們康氏九世祖玘祥公有緣,就更增添了令我們康姓后裔心向往之的召喚力量。今年中秋節(jié),我們梅山康氏文化研究會一行六人終于如愿以償了。
我們乘車從溫塘鎮(zhèn)政府出發(fā),沿盤山公路開約三公里,就爬上了神仙嶺,到達(dá)關(guān)圣殿,再往東南開上二公里,就可到達(dá)了仙巖洞。
洞在山坡上,沒有險峻之處,洞外是一坵畝許的稻田。洞頂是連綿的山坡,洞頂坡上還有一口水塘,現(xiàn)在干涸了。洞形就象一個半邊飯碗覆在地上,開口向外,高約一丈,寬深各二丈許。
在那人煙未至,原始蠻荒時代,這里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地上河水流淌,樹頭百鳥歡唱。夜間樹影婆娑虎嘯猿啼,天造地設(shè)的這個可避風(fēng)霜雨雪難侵的石洞,自然是飛禽走獸的樂園,當(dāng)然也更是神仙們情有獨鐘的理想休憩之地。
洞里那些神奇的腳印,無聲地向人們傳說著千古神話。洞中開盛會,神仙樂翻天。這或許就是八路神仙留下的杰作吧!他們聚在一起飲酒彈琴、品茶聊天,神目觀天下蒼生疾苦,仁心解世間黎民困厄,興奮之余,心血來潮,何不留一點仙跡給凡夫俗子們看看以作警示呢!于是張果老雙腿一并留下了一對連在一起的鮮明腳印。一前一后交錯的兩對大腳印,或許是藍(lán)采和、曹國舅、漢鐘離、韓湘子踩的。特別有味的是呂洞賓跟何仙姑留的一對,并排在一起,男人大腳板不用說,那三寸金蓮尖尖腳不是何仙姑還有誰呢?鐵拐李不但有腳印還有鐵拐印呢!真是放浪形骸,樂得忘乎所以了?;蛟S這是仙人們跳交誼舞留下的記錄,不然怎么會有如許之多的足跡呢?仔細(xì)觀察,滿洞都是雜沓的腳印。不過,你別想當(dāng)然地去地上尋找。這些腳印可都是留在洞頂及石壁上的。
相傳我們康氏九世祖玘祥公曾經(jīng)割股療母,就是在這神仙嶺上遇神仙,得神仙相助,所以后人就把這山嶺叫神仙嶺,仙巖洞或許就是明證。做向?qū)У陌⑸└嬖V我們,她前天就曾帶領(lǐng)一隊從冷江來的客人到此游玩照相。今天我們湖南梅山康氏文化研究會一行六人又來尋幽覽勝,這仙巖洞果真熱鬧起來了?;蛟S今后來此獵奇的人們會摩肩接踵,絡(luò)繹于途,當(dāng)年神仙的心思就真要實現(xiàn)了。
遙想當(dāng)年,先祖因孝得神仙相助,其孝德也必因仙巖洞而千古相傳!有詩為證:
神仙嶺上有神仙,
到處神仙解倒懸。
點化癡頑成正果,
開通遇昧作光天。
來潮偶爾留仙跡,
戲弄何曾究帝愆。
世事滄桑如過隙,
真心實意礪千年。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