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泌陽《康氏族譜》載,泌陽康氏始祖生于萬歷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天啟七年,即公元1627年由山西省洪洞縣遷至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zhèn)官田洼河東康莊。在此居住32 年。始祖長子康進科生于萬歷四十三年 (1615年),次子康進朝生于萬歷四十五年 (1617年),三子康進國生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遷至泌陽縣羊冊鎮(zhèn)官田洼東康莊時,三子年齡分別是十二歲、十歲、八歲。四子康進忠生卒年號待考。始祖世代為農(nóng),社會地位低微,南遷后希望兒子們努力進取,有朝一日能科舉成名,入朝作官,為國盡忠,宦海榮升。因此給四個兒子取名康進科、康進朝、康進國、康進忠。
康進科養(yǎng)育四個兒子。大兒康景明,次子康景旺,三兒康景秀,四子康景州都先后生于官田洼東康莊。
康進朝長子康崇先,遷入官田洼東康莊十四年時出生,即明朝崇禎十四年 (1641年)。次子康崇福,遷入官田洼東康莊十六年時出生,即明朝崇禎十六年。三子康崇祿,順治二年(1645年)出生于官田洼東康莊。
康進國支系由于沒有家譜或家譜失傳,又沒有碑文詳載,發(fā)展情況難考。
康進忠,因排行老四,在社旗縣上下康碑樓載稱之為“康四進忠”。
“官田洼”的得名。始祖從山西省南遷到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zhèn)西北六里康莊,在此苦心經(jīng)營,養(yǎng)六犋牛,村莊周圍有六百畝沃田,西邊是條河,即“木橋分手”那條河。后來發(fā)展到十八犋牛,開墾了河西岸現(xiàn)在的官田洼,一千多畝良田。官田洼是現(xiàn)在羊冊鎮(zhèn)的稻米之鄉(xiāng),有“稻米熟,羊冊足”之美譽。“木橋分手”之后,這千畝沃田是弟兄四人共有財產(chǎn),故稱“官田洼”。老大老二老三分別遷走,老四留在康莊孝敬父母,守住“官田”。對康四進忠支系的歸宿有爭議,有待細考,今不詳述。
“木橋分手”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官田洼的千畝良田,當時因水利條件差并不能旱澇保收,不是始祖理想的沃土。二是康進科、康進朝、康進國與康四進忠不是一母同胞。進科、進朝、進國之母在官田洼東康莊居住時去世,始祖又續(xù)娶,繼母生康四進忠。對老大老二老三來說她是后娘。后娘對親生兒子康進忠親近,對其他兒子媳婦較疏遠,因此引起了母子之間、婆媳之間的不和。為避免生氣,需要尋找一片安定和諧的居地,因此這是“木橋分手”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是迷信,在泌陽縣羊冊鎮(zhèn)官田洼居住三十多年間,由于始祖父子苦心勞作,家大業(yè)旺,擁有十八犋牛,河東河西近二千畝地,擁有種地戶上百。官田洼東康莊居住的還有姓朱的、姓馬的等七姓八家的種地戶,康氏墳塋座落在官田洼千畝良田北端,背靠高崗,南臨沃田。后來姓朱的買了康氏墳塋背后的一塊土地,也在這里扎了塋地,占了康氏的上風。使康氏人丁不旺,迷信說叫豬(朱)吃糠(康),姓康的和姓朱的直到現(xiàn)在不能住在一起就是這個原因。
“木橋分手”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官田洼的千畝良田,當時因水利條件差并不能旱澇保收,不是始祖理想的沃土。二是康進科、康進朝、康進國與康四進忠不是一母同胞。進科、進朝、進國之母在官田洼東康莊居住時去世,始祖又續(xù)娶,繼母生康四進忠。對老大老二老三來說她是后娘。后娘對親生兒子康進忠親近,對其他兒子媳婦較疏遠,因此引起了母子之間、婆媳之間的不和。為避免生氣,需要尋找一片安定和諧的居地,因此這是“木橋分手”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是迷信,在泌陽縣羊冊鎮(zhèn)官田洼居住三十多年間,由于始祖父子苦心勞作,家大業(yè)旺,擁有十八犋牛,河東河西近二千畝地,擁有種地戶上百。官田洼東康莊居住的還有姓朱的、姓馬的等七姓八家的種地戶,康氏墳塋座落在官田洼千畝良田北端,背靠高崗,南臨沃田。后來姓朱的買了康氏墳塋背后的一塊土地,也在這里扎了塋地,占了康氏的上風。使康氏人丁不旺,迷信說叫豬(朱)吃糠(康),姓康的和姓朱的直到現(xiàn)在不能住在一起就是這個原因。
“木橋分手”之后,大兒康進科在社旗縣郝寨鎮(zhèn)上下康居住。二兒康進朝遷至泌陽縣太山鄉(xiāng)林里村,時間是順治十五年 (1658年),于康熙六年 (1667年)又遷至老康莊村。三兒康進國南遷至唐河縣馬振扶鄉(xiāng)康河村。弟兄三人都找到了一方樂土,找到了理想家園。是不是理想家園,來看一下地理環(huán)境和座落位置。三個村莊的東南都是高崗,都是東西北三面環(huán)水,河流環(huán)村而過,河西岸是旱澇保豐收的沃土,旱能澆,澇能排。東南高崗建有山寨,洪水來了,土匪來了躲在寨里,能避災難。這足以說明康氏始祖有戰(zhàn)略眼光,有聰明才智。
泌陽縣雙廟街鄉(xiāng)老康莊康氏自1667年從林里遷來至今(2008年)已三百三十一年,從二世祖康進朝至今已十七世。其間從老康莊外遷村莊三十多個,遷至外縣的有確山縣、內(nèi)鄉(xiāng)縣、西峽縣等。遷至外省的有甘肅省平?jīng)鍪?。?jù)《康氏族譜》詳載,泌陽老康莊支系人口已發(fā)展到二萬多人。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做著各自的貢獻。 (作者:康先剛)